一、濟寧日報社法人基本情況
單位名稱:濟寧日報社
宗旨和業務范圍:宣傳機關政策,促進機關工作。主報出版;相關印刷;相關發行。
住所:洸河路22號新聞大廈19樓—26樓
法定代表人:王英峰
經費來源:差額補貼
開辦資金:2856萬元
舉辦單位:中共濟寧市委宣傳部
證書號:事證第137080000001
二、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穩把好政治方向,做到“兩個維護”
(一)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報社黨委堅持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黨委會第一議題,嚴格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時刻對標對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報社黨委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在抗擊疫情第一線作表率、當先鋒。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報社廣大編輯記者不畏艱險、勇敢逆行,全力以赴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宣傳報道,報社印刷廠和發行部員工堅守崗位,上緊發條,將報紙及時印刷和投遞到千家萬戶,彰顯主流媒體應有的責任和擔當。一年來,對中央、省委、市委召開的全局性會議、出臺的重要政策和形成的決議、決定,報社堅定不移貫徹、不折不扣落實,用真抓實干、擔當盡責,詮釋忠誠。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后,報社通過黨委中心組、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學習載體,借助學習強國、“燈塔‐黨建在線”等網絡平臺,創新學習形式,教育引導報社干部職工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二)加強班子自身建設。將法治建設納入報社年度工作計劃,出臺《“三重一大”事項決策機制實施細則》《黨委工作規則》,從黨委會自身做起,嚴格執行黨委工作規則和議事程序,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揚民主,對于“三重一大”等重大問題全部提交黨委會,切實發揮黨委在報社發展中把方向、管全局、謀大事、保落實的重要作用。黨委全年開展法治學習5次,提高了黨內法規制度的執行力。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扎實 推進模范機關建設,嚴格規范固定周五黨日集中學習,嚴格規范“三會一課”,嚴格規范組織生活,深入開展“提升執行力 青年爭先鋒”、過政治生日“七個一”、“大競賽、大比武”等活動,深入開展紀律作風集中整頓,顯著提升機關黨建質量。扎實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和評星定級工作,進一步規范了黨建工作的各個環節、流程。扎實推進民意“5”來聽行動,報社5個“民情書記”團隊深入后鋪社區,訪民情、察民意,走訪群眾1392戶,收集民意訴求250余條,解決了一大批群眾生活的難點痛點問題。
(三)抓牢思想建設。認真落實理論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最新講話精神,通過集體研討、個人自學等形式,認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做學以致用的表率。組織黨員認真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習近平關于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重要論述選編》《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選編》等著作;用好“學習強國”“燈塔-黨建在線”等載體,“學習強國”參學率長期穩定在95%以上。
(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每季度召開專題會議,集中學習反腐倡廉建設方面內容,研究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常態化開展廉政警示教育,扎實開展“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執行情況專項整治、“紅頂中介”問題清理整治、涉企服務違規問題排查整治;開展違規收受“紅包”購物卡問題專項治理,全體干部職工簽訂拒收“紅包”購物卡《承諾書》。開展內部風險隱患排查,堅決守住底線、不越紅線、不碰高壓線。
(五)筑牢意識形態陣地。建立完善以意識形態工作機制和意識形態陣地管理制度為主體,以《新聞采編規范》《新媒體采編審稿管理規范》《編輯出版三審制度》《宣傳指令保密紀律》等管理規范為支撐的制度體系,意識形態工作納入各黨支部(部室)年度工作考核。全年組織10余次輿情業務研討和研判,確保中央部署、省市委要求及時準確落實,全年未出現大的意識形態風險和輿論導向差錯。
(六)做好統一戰線工作。黨委中心組年內開展宗教工作知識專題學習1次,開展黨員信教情況檢查1次,發揮職能作用,做好統戰宣傳工作,支持報社民主黨派人士、政協委員圍繞中心工作履職盡責、發揮作用。
(七)培養選拔優秀青年人才。2020年,報社黨委認真貫徹落實《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在實際工作中始終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營造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健康成長的發展環境,形成了富有生機與活力的用人機制,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大幅度提高。
三、堅定不移做強主流輿論,進一步鞏固壯大黨媒輿論主陣地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宣傳質量穩中有升。成立報社提升宣傳報道質量工作專班,每月初開展一次新聞報道重大選題策劃會,每月評選好新聞、好專欄、好版面,每月組織一次新聞閱評進行獎懲。在市委宣傳部組織的抗疫宣傳好新聞評選中,共設2個特等獎,濟寧日報社記者榮獲1.5個特等獎。
(二)突出中心重心,重磅策劃營造輿論強勢。濟寧日報在辦好“創城進行時”“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等常設專欄基礎上,今年新開設“聚焦抗疫阻擊戰”“切實提高復工復產質效 確保全市經濟平穩運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馳而不息抓作風 提升干部執行力”“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濟寧在行動”“民意‘5’來聽有事我來辦”等20多個新欄目,為重點工作順利推進營造良好氛圍。濟寧日報還特別策劃推出了“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奮力奪取‘雙勝利’新時代企業家風采”“沖刺三季度決戰下半年 全市重點項目巡禮”“馳而不息抓作風提升干部執行力”等五個重磅選題,通過文字+圖片+記者感言綜合報道形式,形成集聚效應,營造了主流輿論的強大聲勢。
(三)發揮評論旗幟作用,主動引導社會輿論?!稘鷮幦請蟆穱@市兩會、項目建設、創建文明城市、環境保護、復工復產、和為貴、機關建設、網絡誠信、民意“5”來聽、干部紀律作風集中整頓等全市重大問題、重大部署設置議題、發出聲音。編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評論專版2個,在全省報刊中率先進行了理論上的思考總結;推出民意“5”來行聽行動專版1個,融評論、圖片、消息和通訊為一體,受到市委組織部和下派辦好評;創城攻堅階段,密集刊發“新論語”短評40多篇,極大提振了全市干部群眾投身創城的士氣。
(四)做強做優民生新聞,服務百姓生活。濟寧日報緊密聯系市委政府決策部署,策劃重點選題,全年編組民生版面31個,圍繞“杜絕浪費”“文明城創建”“護航高考”“暑期安全”等熱點話題,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濟寧晚報將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報道與民生新聞有機結合,開設“2020美好生活報告”“記者走基層 講述殘疾人的故事”“奔跑的追夢人”“鄉村振興”等專欄,刊發稿件110余篇,努力講好新時代濟寧民生故事。
(五)攻堅“對上報道”,讓濟寧好聲音傳得更遠更響亮。抽調14名責任心強、能夠擔當重任的優秀分子充實對上報道攻堅專班,以戰斗姿態投入工作,在最短時間內多發稿、發重稿。其中“圖片新聞空中作業”、“一橋飛架微山湖兩岸”等7幅作品被《人民日報》一版、要聞版選用;《基金跟著項目走圍著項目轉》在《大眾日報》一版頭條位置刊發并配發評論。全年在省級以上媒體發稿80余篇,提前3個月完成全年任務目標。
(六)發掘地域文化特色,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2020年,濟寧日報?文化周末相繼策劃推出14篇新視點深度文化新聞,內容涉及文物、考古、文史、地理、地名、方志等領域,突出獨家性、趣味性和貼近性,深受讀者歡迎。此外,還特別刊發主題文化散文13期,主題文學隨筆11期,使文化周末成為凝聚濟寧文學愛好者、展現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陣地。
(七)發揮融媒優勢,做好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宣傳報道。會前,報社報紙和新媒體設計懸掛倒計時牌,對大會進行預熱;會議期間,派出骨干記者參與現場報道,在日報和新媒體同步推出系列重點稿件;新媒體多平臺還聯合策劃開展濟寧市“網絡誠信”公益廣告征集活動,生動展現網民攜手推進網絡建設、主動維護網絡誠信良好氛圍的主動擔當,省委網信辦專門發來感謝信。
四、堅定不移實施融合轉型,推動新型傳媒集團建設實現新突破
(一)開設重點專題專欄,做大網上正面宣傳。在做好報紙新聞報道的同時,在東方圣城網和掌上濟寧客戶端同步開設“切實提高復工復產質效 確保全市經濟平穩運行”、“聚焦重點項目掛圖作戰”、“溫暖2020關注今冬供暖”、“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等網上新聞專題22個,進一步擴大媒體新聞報道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掌上濟寧客戶端還開設“創城”頻道,集中報道我市文明城市建設最新成果,引導市民提升文明意識。
(二)強化傳播手段創新,增強傳播力和引導力。濟寧晚報開展視頻提升項目,全年策劃播發甏視頻新聞類、文化類視頻110余期,在今日頭條號、抖音號、海報新聞、現場云等多平臺發布,深受歡迎。東方圣城網聯合“中國?濟寧”政府門戶網站開展訪談直播活動17場,進一步促進了政府與公眾互動交流,暢通了公眾建言獻策渠道。
(三)加強技術引領,創新媒體融合報道。創作《2019濟寧精彩》、《2020濟寧的幸福賬單》等系列H5報道,制作《VR全景看兩會》、《兩會開幕》系列視頻,對兩會現場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報道;推出網上博物館,網上跳蚤市場,受到網友熱烈歡迎。2020年,濟寧日報社有多部融媒體作品獲得市抗疫新聞二、三等獎,其中,制作的小視頻《立春,我們出院啦!》、《馳援武漢!濟寧擔當!300噸金鄉大蒜無償捐送武漢》閱覽量均達100萬次以上。
五、濟寧日報社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章程根據《事業單位登記暫行條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和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定。
第二條 本單位名稱為濟寧日報社。
第三條 本單位住所是山東省濟寧市中區洸河路42號19樓。
第四條 本單位是經魯寧發(1982)31號批準建立的差額補貼事業單位,隸屬中共濟寧市委宣傳部管理,該主管部門(單位)即為本單位舉辦單位。
第五條 本單位設立、變更、注銷,應當依照《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和《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向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申請登記或者備案。
第二章 宗旨和業務范圍
第六條 本單位宗旨是:宣傳機關政策,促進機關工作。
第七條 本單位業務范圍:
(一)主報出版。
(二)相關印刷。
(三)相關發行。
第八條 從業誓詞:本事業單位法人在核準登記的宗旨和業務范圍內從事活動,不違背宗旨,不超越業務范圍,嚴格按照《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和國家、省有關法律法規,履行權利義務,承擔民事責任,接受登記管理機關監督。
責任監督:投入國有資產的舉辦單位及其上級主管部門負責本單位實現宗旨和業務范圍的監督管理。
部門、行業和社會監督:本單位面向社會開展業務活動和經營活動,接受政府職能部門和執法部門的監督管理,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第三章 組織機構
第九條 本單位決策機構是濟寧日報社黨委會
決策機構行使下列職權:
(一) 制定、修改章程;
(二) 決定重大業務活動計劃;
(三) 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四) 審定年度收支預算及決算;
(五) 決定擬任法定代表人人選;
(六) 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條 本單位擬任法定代表人經登記管理機關核準登記后,取得本單位法定代表人資格。
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是代表本單位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第一責任人。其主要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單位的日常工作,組織實施黨委會的決議。
(二)組織實施單位年度業務活動計劃。
(三)擬訂內部管理制度。
(四)代表本單位簽署有關重要文件。
第四章 資產管理和使用
第十一條 本單位具體經費來源為財政差額補貼收入。
第十二條 本單位按照市物價局收費許可標準文件規定收取發行費、廣告費,各項收費按照有關規定全部上繳,實行收支兩條線。
第十三條 本單位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及時向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申報、辦理產權登記手續。
認真做好本單位資產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將資產管理的責任落實到相關科室和個人。
第十四條 本單位對所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要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賬賬相符、賬實相符,防止資產流失。
第十五條 優化資產配置,做到物盡其用,發揮本單位資產的最大使用效益。
第十六條 資產管理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用于本單位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事業的發展,盈余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本單位接受稅務、會計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稅務監督和會計監督。
第十七條 本單位接受的捐贈、資助,必須按照捐贈人、資助人的約定使用,并接受有關部門監督。使用捐款、資助的情況,應向登記管理機關報告并以適當方式向捐贈者、資助者公布。
第十八條 本單位法定代表人離任前,應當進行財務審計。
第五章 終止程序和終止后資產處理
第十九條 本單位《事業單位法人證書》依法被吊銷或因宗旨業務已經消失、事業性質改變等原因,依照相關規定進行分立、合并、撤銷的,應報舉辦單位審查同意后,到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第二十條 本單位在申請注銷登記前,應當在舉辦單位和其他有關機關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完成清算工作,形成清算報告。
清算期間,單位不得開展有關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二十一條 本單位終止后的剩余財產,在舉辦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二十二條 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修改章程:
(一)章程規定事項與修改后的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符的;
(二)章程規定的內容發生變化的;
(三)決策機構決定修改章程的;
(四)其他原因需要修改章程的。
第二十三條 章程的修改,經舉辦單位審查同意后,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涉及事業單位法人登記事項的,須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六、濟寧日報社機構編制實名制情況
機構名稱:濟寧日報社
內設機構:
采編科室:專職編委、總編辦、新聞研究室、新聞評論部、時政要聞部、民生報道部、對外報道部、文化周末、視覺中心、攝影部、校對室
行政科室:綜合辦公室、人力資源部、計財部、考核辦、后勤保障中心
行業科室:總經辦、財經新聞部、文教部、產業新聞部、創意產業部、機關事業部、健康部、鄒城新聞部、縣域新聞部、政務新聞部、營業部、通訊戶外部、商貿部
人員編制:76 人
實有人員名單:
傅華 孫玉才 李清法 陳寶旗 趙煒 王萍 史忠強 魏德忠 揣彬 李寶亮 段瑞青 張延 王大強 孫燕 孫曉麗 張偉 荊培運 滿濤 李暉 閆志國 張玲 王峰 成岳 朱衛國 郝偉李銘 繆亞軍 馬永利 華鋒 陳念林 王雪峰 劉傳江 畢文紅 房茂鑫 李冬梅 喬元亮 劉作義 朱思敏 劉利民 丁新約 郝明雷 王雁南 李志軍 高勇 周琳 孫士全 孟凡彬 陳迎春 姚軍 李玲 朱琳 韓勝利 劉太福 王展鴻 李強 韓鵬 張志亮 趙學敏 李飚 王憲偉 鄭仰翠 張學鋒 張帆 裴存剛 宋儀凱 趙京軍 郭永 陳玉星 史衍碧 閆向軍 歐陽桂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