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對于我來說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一年前的今天,我正式入職兗州區人社局,懷揣著對美好未來的期待和對工作的躍躍欲試,我成為了兗州人社綜合柜員,開啟了自己的人社職業生涯。
一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它只有一個年輪的增長,卻帶來了四季的滄桑。在這一年里,我改變了許多,也成長了許多,我用自己的“爛筆頭”記錄下了“人社新兵”的點點滴滴。
在這“周年紀念日”里,與大家共享,接受自我的“檢閱”,也接受大家對這個“人社新兵”的“檢閱”。
2020年11月23日 晴
我的崗位是“綜合柜員”
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的功夫,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仿佛入職就在昨天。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我的工作里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學習”,跟著“師父”學操作流程,跟著老前輩學處理百姓難題的能力,跟著書本學人社系統政策法規。聽同事們說,我們兗州人社的“綜合柜員制”改革,從今年(2020年)上半年就拉開了大幕,大半年的時間里,人社窗口發生了翻天覆天的變化。
從過去的18個串聯單項業務窗口,變成了現在的4個并聯綜合業務窗口;
從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高峰期的百米長隊,變成了現在的叫號平臺上只有個位數的等待;
從反復叫號多次排隊,辦理不同的人社業務需要準備不同的材料,變成了現在的叫一次號,排一次隊,到任何一個窗口都可以辦結所有的人社業務;
……
自“放管服”改革以來,我們以改革、發展、穩定為大局,以“一窗受理、群眾滿意”為目標,大力實施“人社服務快辦行動”,全力推行“綜合柜員制”改革,通過關聯事項“打包辦”、高頻事項“提速辦”、所有事項“簡便辦”,涉及社保、就業、勞動關系等三大類,114項人社業務,實現了“一窗”綜合受理,做到了人社業務“大綜合”,老百姓辦事更省事省心和省力。
天地生人,有一人應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勤。說起人社這份事業,我們的業和勤就是為百姓的美好生活提供堅實的社會保障,讓幸福生活跑出加速度。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雖然只是人社系統的一名“新兵”,但我也想在為民服務的“疆場”縱橫馳騁,為老百姓辦好人社事。
這不,經過一個月的“師帶徒”跟班學習,從明天開始,我就要“單飛”了,想想就激動,“我也有屬于自己的系統賬號密碼了,我也可以獨立上機操作了,我也可以自己叫號辦業務了……”這樣的話在我腦海里久久回響。
明天“單飛”,祝自己起飛順利,平安升空,加油,小伙子!
2021年5月21日 多云
我的崗位是“幫辦代辦員”
今天是5月21日,小滿。小滿小滿,麥粒漸滿。經過大半年的學習鍛煉,我在人社綜合柜員的崗位上,也像這五月的小麥一樣,日漸成長,麥粒漸滿。
今天,我的崗位輪到了“幫辦代辦員”,我們綜合柜員團隊,一共12人,兩人一組,六個工作組,六個工作崗位,三個綜合柜員窗口崗位,一個前后臺聯絡崗位,一個幫辦代辦員志愿服務崗位,還有一個“網上綜合柜員”崗位,鐵打的崗位流水的兵,通過輪值,現在的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成了“業務多面手”,線下能辦業務,線上能當“客服”。
“這可怎么辦?都月底了,我們單位的社保繳納憑證沒法生成,社保費交不上,我都快急死了……”今天一大早,剛穿上“紅馬甲”的我,就遇到了一個著急忙慌的企業勞資人員,經過一番詢問,原來是在企業社保費繳納過程中遇到了難題。
作為“幫辦代辦員”,我把他引導到了自助服務區,在電腦上登錄了濟寧人社局的“社會保險單位網上申報”系統,進入系統查看了他的操作情況,經過一番查找分析,原來是他剛接手企業勞資工作不久,對于系統操作不熟練,在月初時他已生成繳費憑證,但未繳費,無法再次生成,而且他所在的公司還涉及本月“增員”。
查找到原因,解決問題才是關鍵。在系統上,幫助該企業完成了“增員”,并手把手教會了他如何操作,同時,作廢了他之前生成的錯誤單據,重新生成新的繳費憑證,然后協助他登錄稅務系統繳費,難題很快就解決了。臨走時,那位勞資人員給我點了一個大大的贊,當時我的心里暖暖的,感覺“再累也心甘”。
這一場景,恰好被正在進行“人社干部走流程”的政策法規科負責人看到了,發現問題,就地分析,立馬組織相關科室,立查立改,現場辦公,編制了《新參保單位人社業務操作明白紙》,將涉及社保繳納、就業登記和勞動關系備案等操作流程全部集合到一張明白紙,同時生成了圖片版“傻瓜式”操作流程“二維碼”,一掃全知曉。
幫辦代辦,幫的是老百姓,代的是“煩心事”。今年恰逢黨的百年華誕,“我為群眾辦實事”,辦的就是困擾老百姓的“煩心事”,我們綜合柜員團隊里,包括我,很多都是黨員,“百姓辦事,黨員陪跑”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工作日常,希望通過我們的百倍努力,能夠換得老百姓的十分滿意,讓群眾跑一次成為上線,不跑腿成為常態。
2021年10月12日 晴
我的崗位是“網上綜合柜員”
“我們上《山東新聞聯播》啦!”剛剛發完朋友圈的我,現在還很興奮,很驕傲,很自豪。
今天是10月12日,山東衛視以《濟寧兗州:兜底民生“小微事”服務群眾“零距離”》為題,對我們的“網上綜合柜員”進行了報道。
兗州人社“網上綜合柜員”是在“綜合柜員制”改革的基礎上,突出老百姓的掌上“人社服務管家”角色定位,依托企業微信政務版,組建的網上“客服中心”,將注冊帳號生成“微服務二維碼”,推出掃碼入云、網上提交、手機可辦的網上服務,以“網速”促“加速”、以“一碼”帶“全域”,暢通網上服務渠道,老百姓只要掃碼加好友,隨時隨地都可以咨詢辦理人社業務,做到“不進人社門,能辦人社事”。
截至今日(10月12日),“加好友”人員已達8635人,涉及社保、就業、勞動關系等三大類114項人社業務,已有90%實現網上綜合受理,累計點對點發送人社服務信息28萬條次,咨詢辦理相關事項1.1萬件次。其中僅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納一項,就減少群眾跑腿次數近8千人次。
“小微信”撬動云上“大民生”。今天我的崗位就是“網上綜合柜員”,很高興自己能夠成為這個“杠桿”上的一個支點,真正讓老百姓享受到“互聯網+”帶來的紅利。在我做“網上綜合柜員”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為我們點贊的群眾。
“我一個80多歲的老頭子,真不知道說什么好了,謝謝你們幫了我們一家人的大忙??!”老人姓彭,是企業退休人員,他老伴因病長年臥床不起,他的兒子去年也已退休,目前在外地,一家人的生活都“卡”在了退休資格認證上。而幫助他一家解決難題的就是“網上綜合柜員”,通過視頻聊天,確認了退休人員的身份信息和生存狀態,隨即完成了退休資格認證,免去了他一家人的奔波之苦。
還有,通過發個微信就辦理了參保登記、居民養老保險中斷、社保信息查詢等業務,這樣的例子每天都在發生,這樣的點贊每天都在上演。
通過“網上綜合柜員”,打通了人社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推動了人社服務向鎮街基層下沉,為兗州區打造“城市十分鐘,鄉村半小時”的人社便民服務圈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篇“工作日記”,三個工作崗位,變的是工作地點和工作方式,不變的是一名人社新兵的“小小夢想”——多為老百姓辦好事,讓老百姓好辦事。
一年已經過去,未來的路還很長,愿年輕的自己帶著那個小小的夢想,繼續前進,前進,再前進?。ń獛洠?/p>